阿里蔡崇信:训练AI模型仅4年就达到人类博士水平



蔡崇信

▎“阿里独树一帜,我们不仅在云计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更在AI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这种AI与云计算的紧密结合至关重要。”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蔡崇信表示。

作者|林志佳

编辑|胡润峰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近日,美国投行摩根大通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十届全球中国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蔡崇信(Joe Tsai),与摩根大通北亚区董事长兼大中华区投资银行业务副主席关金星(Kam Shing Kwang)进行对话,谈及AI所带来的价值和机遇、AGI前景等方面。

蔡崇信表示,AI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对于AI技术的门外汉而言,理解其复杂性就如同培养一个孩子。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直至获得博士学位……当人们谈论大模型的‘学位’时,他们实际上是在比较各自技术的深度和广度。就像说“我的孩子拥有三个博士学位,精通生物学、数学和心理学”。

“如果我们从教育孩子的角度来理解 AI 和机器智能的训练,就会意识到,培养一个优秀人才需要漫长的过程——从小学到大学毕业通常需要16年,甚至更久,他们还可能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博士学位。然而,令人惊叹的是,我们仅仅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就让大语言模型在知识和某些数学计算方面达到了与人类相当的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达到了博士生的水平。这种进步的速度之快,既令人感到害怕,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蔡崇信称。

蔡崇信补充称,阿里是(在中国)唯一一家既经营领先的云计算业务,又在 AI 方面具有竞争力的公司。AI 和云计算的紧密结合非常重要,因为任何使用 AI 技术服务的人都离不开强大的云计算能力的支持。

作为阿里巴巴这家成立25年的公司创始人之一,蔡崇信在与关金星长达30分钟的对谈中,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推动阿里巴巴的电商和云两大核心业务的增长。

“从根本上说,作为一间科技公司和技术探索者,我们相信随着机器智能不断进步,它将变得越来越聪明。”蔡崇信称,“AI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你不能只走一条路。这让我想起了尤吉贝拉(Yogi Berra)的一句名言。他说‘当你走到岔路口时,走就是了’ 。”

蔡崇信指出,阿里巴巴关注的是增长。“我们致力于技术创新,要把我们的技术应用到我们的核心业务中,为我们的客户创造价值,最终也为我们的股东创造价值……当你竞争时,你必须保持成长的心态,这正是我们此刻坚守的理念。”

蔡崇信强调,阿里已经看到AI技术存在的巨大潜力,而这就是阿里全力投入发展的重要原因。

以下是蔡崇信与关金星的对话整理,有部分删减:

关金星:无需我过多介绍蔡崇信,但我仍想特别提及的是,在他众多的身份中,他不仅是一位热忱的慈善家,更是布鲁克林篮网队的老板。自去年9月接任阿里巴巴董事长以来,蔡崇信已经对管理层进行了全面的重组,并推行了一系列变革。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这些变革背后的理念?

蔡崇信:大约一年前,我们决定进行重大重组。这背后的主要考虑是希望确保我们的决策更加迅速高效,因此我们赋予了更多业务团队主管自主权。毕竟,让一个集团CEO每天做出上百个决策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我们通过权力下放,让业务部门和年轻人才拥有更多决策权,以缓解CEO的工作压力。接着,我们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我的现任职位便是这些调整的产物。

令人欣慰的是,我现在与一位比我年轻许多的CEO共事,他就是负责日常运营的吴泳铭。他在公司内部享有极高的威望,因为他曾是这家公司的创始成员之一。我们都曾共同在那个1999年的公寓里奋斗,他参与了主要平台如淘宝、支付宝以及这些平台货币化技术的开发。吴泳铭拥有出色的领导才能,他完全有能力担任公司的CEO。

在这个新架构下,我们的目标是更加专注。如果你看看今天的阿里巴巴,我们向员工传达的内部信息是,我们将专注于两大核心业务: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当然,我们还有许多支持这些核心业务、对公司具有战略意义的业务。

例如,我们通过饿了么平台涉足外卖业务。那么,外卖配送是否是我们的核心业务?或许不是。但饿了么对我们来说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因为它建立的即时配送基础设施不仅可以用于送餐,还能运送药品、鲜花、水果等新鲜易腐物品。

这种基础设施对我们来说是战略性的,因此它是我们业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明确了哪些是核心业务,哪些是战略性的支持业务,以及哪些是非核心业务或金融投资,我们将根据情况逐步调整和优化这些业务。

关金星:AI 这一核心议题上,阿里巴巴无疑是生成式 AI 领域的积极投资者。你认为,未来几年 AI 在全球将扮演怎样的角色,以及具体阿里的 AI 又将如何发展?

蔡崇信:对于我这个非 AI 领域的人来说,坐在此处谈论它就像是班门弄斧。但请允许我以门外汉的视角,尝试解读这一前沿科技。我们的观众中不乏有 AI 领域的精英,他们日复一日地致力于相关研究。然而,对于像我这样的门外汉而言,理解 AI 的一个直观方式,便是观察当前它如何聚焦于大语言模型。这些模型试图模拟人脑,以实现接近人类智能的机器智能。

这一过程犹如我们教育孩子。想象一下,你将孩子送入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他们最终可能获得博士学位,甚至多个领域的博士学位。这正是大语言模型竞赛的实质。当人们竞相展示各自的大语言模型时,他们其实是在说“我有一个拥有三个博士学位的孩子,他在生物学、数学、心理学等领域都很精通”。

关键在于,如果我们从教育孩子的角度来理解 AI 和机器智能的训练,就会意识到,培养一个优秀人才需要漫长的过程——从小学到大学毕业通常需要16年,甚至更久,他们还可能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博士学位。然而,令人惊叹的是,我们仅仅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就让大语言模型在知识和某些数学计算方面达到了与人类相当的水平,甚至在某些方面达到了博士生的水平。这种进步的速度之快,既令人感到害怕,又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阿里巴巴在 AI 领域有三种不同的参与方式。首先,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我们深信机器智能将不断进步,机器将变得越来越聪明。当前,很多人都在谈论通用人工智能(AGI),即达到通用智能的理想状态。我们坚信,虽然具体实现取决于对AGI的不同定义,但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必将拥有具备AGI特性的机器。就像某些孩子,他们可能物理学的非常好,而 AI 也将同样擅长物理。但如果你让它们一天内交10个朋友, AI 可能做不到。所以在某些方面,机器甚至可能比人类更聪明,但在其他方面却还是不如人类。

我们坚信AGI的愿景,并相信 AI 会持续提升。如今,随着“扩展定律”的提出,我们更加确信,通过不断增加数据资源和计算能力,大语言模型在性能上的提升将呈现超线性的增长趋势。这是一个惊人的现象,因为它意味着只要持续为机器提供数据,其智能水平就能不断提升。

数据之于机器,就如同食物和书籍之于人类,是成长和进步的关键。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阿里巴巴已经开发出了名为“通义千问”的大语言模型。这款模型在中国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它是云计算与 AI 完美结合的产物,也是我们追求智能发展愿景的具体实践。

其次,我们拥有蓬勃发展的云计算业务。在业界,阿里巴巴可能是极少数同时拥有强大 AI 业务和领先云计算业务的公司之一。深入剖析行业格局,你会发现微软与OpenAI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但两者的独立地位意味着他们未来可能会分道扬镳。微软实际上并未拥有自主的 AI 开发能力,他们基本上将这项工作外包给了OpenAI。亚马逊在云计算领域虽有所建树,却缺乏自主研发的大语言模型。Meta尽管推出了开源的大语言模型Llama,但其在云计算方面尚未建立起坚实基础。唯一在云计算和 AI 领域均具备竞争力的美国公司是谷歌,但它在这两项业务中的排名均为第三,一些人认为谷歌在某些方面可能还无法与OpenAI匹敌。

而阿里巴巴则独树一帜,我们不仅在云计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更在 AI 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这种 AI 与云计算的紧密结合至关重要,因为任何使用我们 AI 服务的人——无论是通过开源版本还是专业版API访问——都离不开强大的云计算能力的支持。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开源 AI 社区魔搭(ModelScope),汇聚了众多其他公司的开源 AI 技术。当用户在我们的社区内使用这些开源 AI 工具时,他们自然需要计算资源,这正是我们云计算收入得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事实上,上一季度我们的 AI 业务在云计算中的收入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这无疑证明了 AI 与云计算结合的巨大潜力。

我们参与 AI 的第三种方式是将其广泛应用于垂直领域。我们坚信,在多个垂直领域中运用 AI 技术至关重要。以电商业务为例,通过 AI,我们能够更精准地推荐消费者购买哪些产品。例如,当你想要为朋友选购生日礼物时,AI 可以帮助你挑选出最合适的礼物。同样,在虚拟试衣间体验中,AI 能模拟出衣物在你身上的效果,帮助你判断衣物是否适合。

此外,AI 还可以作为你的个人助理和客户服务代表,提供及时且贴心的服务。这些在电商中的 AI 应用案例令人难以置信,充分展示了其巨大的潜力和优势。通过这些方式,我们深入参与并致力于 AI 的发展,因为我们坚信它将为未来带来更多可能性。这正是我们全力以赴投入 AI 领域的原因。

关金星:我非常喜欢你将 AI 的发展与养育孩子相比较的比喻。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深知抚养孩子的艰辛与漫长。那么,除了你们自主研发的大语言模型外,你们还对另外五个大模型公司进行战略投资。请问,你们是否看到了这些模型之间的协同效应,以及你们如何评估这些投资的进展?

蔡崇信:当然,大语言模型之间的协同效应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模型在利用我们的云计算资源时,无疑会促进我们云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这也是一种对冲策略。在过去的25年里,我们深刻认识到,在选择专有模型、开源模型或投资其他模型时,分散风险的重要性。

AI 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我们不能只依赖单一路径。这让我想起了约吉·贝拉(Yogi Berra)的名言。他说:“当你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时,只管勇敢地前行。”虽然这句话咋听起来可能有些让人费解,但其背后的意思是,面对选择时,我们要勇于尝试不同的道路。这正是我们的策略,我们希望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来实现风险的对冲。尽管如此,构建自己的大语言模型对我们来说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

关金星: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阿里面临的挑战。很显然,地缘政治局势日趋复杂,你们正面临监管的压力,同时电商领域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你如何看待这些挑战对阿里巴巴的影响?

蔡崇信: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你提到的监管、竞争压力、地缘政治等,这些都是当前中国科技公司普遍面临的挑战。在过去三四年里,这些负面因素也同样影响到了阿里巴巴。然而,阿里巴巴的焦点始终放在增长上。我们致力于技术创新,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我们的核心业务,为客户创造价值,最终也为我们的股东带来回报。

对于监管和地缘政治的影响,我们认为现在正逐渐进入一个稳定的监管环境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下,监管政策相对可预测,我们清楚地知道哪些行为是允许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至于竞争,从阿里巴巴成立之初,我们就一直处于竞争之中。但竞争并不仅仅意味着削减成本,你必须保持一种成长型的心态,而这正是我们所秉持的。

我们决定专注于我们的核心电子商务和云计算业务,并设定了未来10年的增长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恢复营收增长,并希望能够在2027财年,即2027年3月底之前,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这是我们的规划,也是我们对未来的坚定承诺。

关金星:对于阿里巴巴的股东和潜在股东来说,他们应该对阿里未来一、三、五年的表现有何期待?

蔡崇信:对于我们的股东们,他们首先应该期待的是我们管理层对核心业务的极度专注,以及我们如何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举个例子,在战略层面,我们已明确将用户置于电商业务的中心位置。阿里巴巴始终在思考,我们的客户究竟是谁——是卖家还是实际购买产品的用户?我们选择了用户,因为他们的消费将直接转化为业务量,从而让商家获益。他们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购买行为的真正驱动力。所以,用户优先。

因此,股东们可以期待我们管理层对关键事务的专注,以及清晰明确的战略方向。我们深知哪些事务至关重要,哪些则相对次要,因此我们将不会在不必要的事务上浪费资源。目前,我们的投资组合中包含了一些非核心业务,这些业务并非我们的核心焦点,因此我们将致力于寻找合适的退出策略。

展望未来,我们仍将继续对部分非核心业务进行投资,但我们会更加审慎地管理这些投资。正如大家所知,我们在上一季度已经出售了部分非核心金融资产,并宣布了基于这些销售收益的特别股息。为了更高效地管理这些事务,我们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团队,以确保它们不会分散我们运营管理团队的主要精力。

*Q&A翻译部分来自腾讯科技


推荐阅读